科技藝術X吟唱聲樂擊X舞蹈表演
「感受科技跨藝的力量,進入一場靈魂的共振,演繹對和平的渴望!」
 " 隨著科技滲透至表演藝術的舞臺,賦予藝術家更大的創作自由。依筆者之見,科技拓展藝術的邊界,而藝術則為科技增添美學。 "
-發想緣由-
自小身處在和平的環境,物資豐富蒸蒸日上,從歷史上學到的戰爭故事,好像是遠古世紀的神話,距離遙遠也從未感受到可能會面臨。但從近幾年的國際情勢,新聞的不斷示警,才漸漸感受到戰爭有可能越來越近,從而回顧歷史,認知世界是殘酷,只能靠大家團結勇敢地準備好以及防備好,才能達到和平的狀態。

以反戰為主題的科技藝術表演
《無聲的戰爭》是一個具有深刻象徵意義的主題,它傳達了人類面臨的種種困境,以及對和平、愛與合作的渴望。引用東方墨家《兼愛非攻》的思維,墨家認為所有人都應該被愛,愛護他人拒絕用暴力對待他人,並反對偏私、排他以及仇恨,人類之間應該互相理解與和諧,強調核心思想為人文關懷與和平主義,實現摒棄戰爭和暴力,實現和平、穩定、繁榮的社會。以及引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《聖誕節休戰》的典故,追朔到1914年12月24日晚上,當時德國士兵開始唱起聖誕歌,英軍士兵也回應唱起聖誕歌,並在壕溝裡點起了燭光,德軍和英軍之間開始出現了一些非正式的交流,包括互贈禮物、交換煙草和酒精飲料等。成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特別的事件,它表明了即使在戰爭中,人們仍然能夠彼此理解和尊重對方。
本創作欲通過表演藝術,來闡述無聲的戰爭的主題,傳遞對和平、自由、人權等價值觀的追求。在表演中,藝術家們通過融合科技、音樂、舞蹈、視覺,呈現出對戰爭的厭惡和對和平的渴望。​​​​​​
科技應用 X AI 生成視覺
以當代水墨為視覺出發,以科技演算來結合西方當代科技感視覺,人工智能AI生成文本與演算視覺,擷取編寫成演出劇本,在經由關鍵資料來撰寫演算視覺程式架構,把聲音頻譜成析成為數值資料後,透過音頻的頻譜分析數值,將這些數值輸入至特定的程式演算法中,並藉由演算法所產生的運算結果,轉換成獨特的視覺化效果,呈現在表演舞臺上,營造出令人驚艷的視覺饗宴。這種以聲音作為輸入,透過程式演算而得到視覺化效果的表演形式,可以創造出獨特的藝術體驗,讓觀眾可以同時感受到視覺和聽覺上的震撼與體驗。
創造手部互動樂器 產生雷射裝置
以1896年空氣演奏的樂器「特雷門琴(Theremin)」為發想概念,當初使用電磁原理的概念讓人可以在空氣中演奏樂器,本次預計使用科技感應的方式,感應在空間中手的位置,使用程式判讀後對應至數位聲響,進而使得可以在空氣中虛擬演奏樂器的效果。
在演出中成為現代化武器的一種象徵。
劇情與象徵
利用孫子兵法與墨子思想作為一種相互抗衡的手段,來連貫整個劇本,使其有一種兵來將擋,水來土淹,互相制衡,對抗的意思,並套入聖誕節休戰的情況。而劇本精神主要講述的是”不同身份的人,因戰爭而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”,就如同大坂夏之陣裡的人們、因大戰來臨,士兵選擇迎戰或是逃跑,平民選擇逃難或是堅守、強盜選擇搶劫或是救人。人們這些故事許多,但歷史並不會記錄,戰爭歷史只會敘述事件,人們在歷史中是屬於無聲的,因此取名為《無聲的戰爭》
影像:當下情境,劇情走向
舞者:情境中之人、平民、士兵
樂手:主導者
✺演出劇照✺
✺主創團隊✺
演出單位|黑碼藝識
「突破界限,創造科技與藝術的化學反應。」​​​​​​​
製作統籌|詹嘉華
導演/影像|陳建志
劇場/燈光|張景翔 
作曲/作詞/演出|蔡子萱
「跨界藝術家,身體與音樂的奇舞合鳴」
錄音/音樂|胡俊涵
音響工程 |林佳興、花瑄懋
編舞|許瑋博
「跨界舞蹈藝術家,筆墨間的身體詩意」

舞者|賴泓甫、林若琪 (臺中屯區場)
舞者|黃曉暄、徐仁臸 (新北板橋場)
群舞者|張桀綸、陳芯玫、葉玟琦、張采蒨、江姿瑩、陳昱廷、余梓菱、蔡欣辰、游雅如、鄭宜庭
(新北板橋場)
妝髮|許方寶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2023屯區科技跨藝實驗場

策展人 |陳慧珊、詹嘉華
「表演藝術跨領域學術與實作雙組合策畫」
指導單位:文化部、臺中市政府
主辦單位:臺中市政府文化局
承辦單位:臺中市屯區藝文中心
協力單位: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跨領域表演藝術研究所、TIPAS臺灣表演藝術跨領域學會
贊助單位: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科技藝術實驗中心&聲響藝術實驗中心、天鼓擊樂團、噪音科學、溫日影音、雲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工作人員|張世諭、陳薏云、阮俊筌、何欣芸

攝影|林冠戎
錄影|陳玟潔、張岳文
前台經理|張薰尹
特別感謝|曹筱玥、曾照薰、李慧、李仁皓 、鄭義鐘、許芷榕、吳欣怡、林恩如、邱柏盛、
AI (ChatGPT、Stable Diffusion)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2023新北板橋台藝教育場

音響工程 |林佳興、花瑄懋、劉曲恩
直播攝影設置 |黃士傑、高璞元
工作人員|范立穎、林健平、曾詩涵、陳薏云
平面攝影|陳長志
動態攝影|鄭沛民、黃士傑
特別感謝|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表演藝術學院、曾照薰、李慧、李仁皓 、鄭義鐘、藍羚涵、許芷榕、吳欣怡、AI(ChatGPT、Stable Diffusion)


You may also like

Back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