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東方美學「唱唸做打」、「口傳心授」信念出發,運用「鑼鼓經」呈現臺灣多元文化的包容性。由天鼓擊樂團李仁皓、蔡子萱擔任主要創作暨表演者,並與科技藝術團隊「黑碼藝識」、胡琴名家霍世潔、節奏口技李訓權合作,期盼鑼鼓樂以另一種面貌持續傳唱下去。
演出曲目
蔡子萱:《無聲的戰爭》選段
李仁皓:《原點》(世界首演)
李仁皓、李訓權:《龍騰隨想》
霍世潔、蔡子萱:《花》(世界首演)
蔡子萱、李仁皓:《小島與藍》 (世界首演)
蔡子萱、李仁皓:《咚唱》 (世界首演)
蔡子萱:《鼓經中外》
蔡子萱:《無聲的戰爭》選段
李仁皓:《原點》(世界首演)
李仁皓、李訓權:《龍騰隨想》
霍世潔、蔡子萱:《花》(世界首演)
蔡子萱、李仁皓:《小島與藍》 (世界首演)
蔡子萱、李仁皓:《咚唱》 (世界首演)
蔡子萱:《鼓經中外》
✺演出劇照✺
(照片由鄭義鍾、王俊凱拍攝,天鼓擊樂提供)
【傳藝舞繽紛】《咚唱新生》
製作團隊|天鼓擊樂團Tien-Ku Percussion Group
協演團隊|黑碼藝識 Hey mechanic
藝術總監|李慧
製作統籌|蔡子萱
創作、歌舞擊|蔡子萱
創作、擊樂|李仁皓
胡琴|霍士潔(特邀)
節奏口技|李訓權 (特邀)
新媒體|詹嘉華、陳建志
燈光|張景翔 (林劭容、黃郁晴)
音響|林佳興(陳雋德、劉曲恩)
噪音科學|胡俊涵
妝髮造型|許方寶
周邊設計|郭顥毓、王宥澄
舞台監督|林韋岑
舞台技術人員|譚楷勳、林宸君、邱羿豪
攝影|鄭義鍾、劉文彰、王俊凱
紀錄片製作|譚仲翔(李官哲、陳書淳、吳晉緯)
前台人員|李婉惠、劉雲雲
特別感謝|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科技藝術實驗中心、長安樂器 - Concert Corporation王惠文、安東馬丁工作室 Antón Martín Studio彭穎君、余國芳教授、王廣生教授、孫嘉麗女士,趙郁玲老師、黃介文老師、黃馨慧老師、吳思珊老師、吳佩菁老師、陳慧珊老師、鄭安良老師、朱玥女士。
製作團隊|天鼓擊樂團Tien-Ku Percussion Group
協演團隊|黑碼藝識 Hey mechanic
藝術總監|李慧
製作統籌|蔡子萱
創作、歌舞擊|蔡子萱
創作、擊樂|李仁皓
胡琴|霍士潔(特邀)
節奏口技|李訓權 (特邀)
新媒體|詹嘉華、陳建志
燈光|張景翔 (林劭容、黃郁晴)
音響|林佳興(陳雋德、劉曲恩)
噪音科學|胡俊涵
妝髮造型|許方寶
周邊設計|郭顥毓、王宥澄
舞台監督|林韋岑
舞台技術人員|譚楷勳、林宸君、邱羿豪
攝影|鄭義鍾、劉文彰、王俊凱
紀錄片製作|譚仲翔(李官哲、陳書淳、吳晉緯)
前台人員|李婉惠、劉雲雲
特別感謝|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科技藝術實驗中心、長安樂器 - Concert Corporation王惠文、安東馬丁工作室 Antón Martín Studio彭穎君、余國芳教授、王廣生教授、孫嘉麗女士,趙郁玲老師、黃介文老師、黃馨慧老師、吳思珊老師、吳佩菁老師、陳慧珊老師、鄭安良老師、朱玥女士。